丁奎岭

上海交通大学 | 校长

1981 级 | 本科

化学学院(绿色催化研究中心) 待完善

个人简介

男,汉族,1966年3月生,河南永城人,理学博士,教授。 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90年10月参加工作。有机化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课题组长。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(副部长级)、党委副书记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党委书记、副理事长。

兴趣爱好

学术研究

人生履历

2023.2,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(副部长级)、党委副书记; 2018.12,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党委书记、副理事长; 2018.9,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常务副校长; 2013.12,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; 2009.7,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; 2004年,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; 2003.8-,担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;同年,入选上海市“启明星跟踪”计划; 2000年,入选上海市“启明星”计划; 1998.12,在日本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举家回国,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,担任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; 1997.9-1998.9,日本东京工业大学UNESCO研究员; 1993.9-1994.9,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博士后; 1990.10,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,先后担任讲师、副教授及教授 ; 1987.9-1990.10,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系,师从吴养洁教授,攻读博士; 1985.9-1987.7,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,师从吴养洁教授(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)攻读硕士研究生; 1981.7-1985.7,丁奎岭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。

专业领域

科研综述: 丁奎岭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,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,建立了“组合不对称催化”方法,发展了一系列高效、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并阐明了催化机制;提出了手性催化剂“自负载”概念,实现了不对称氢化等多类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和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;发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体与催化剂,为多类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和药物中间体等的合成提供了高效方法;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,多项专利成果授权企业使用并实现了产业化 学术论著: 截至2013年12月,丁奎岭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其中包括Chem. Rev 1篇,J. Am. Chem. Soc. 7篇,Angew. Chem. Int. Ed. 10篇,Chem. Eur. J. 12篇,被他引1100余次。

会员助手

微信扫一扫联系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Top